正名而已之一  馬褂

        在這網路資訊時代,查詢資料比以前方便太多了。許多單位也將大量的資料放在網上,所謂“數位化”,真是嘉惠遠方的我們。但整理這些龐大的資料,需要花很多時間與人力。不知是因為專案計劃,急著結案?還是沒有嚴謹的審核機制?無意間就看到許多圖不對文的地方。這只是我自認為比較瞭解的服飾部分。有試著聯絡有關單位,但沒下文?就只好藉著我這小小的“衣想世界”伸張一下。

 

請先看這兩個Link,所用的圖片都錯用了琵琶襟(缺襟)的背心,而不是馬褂。

http://catalog.digitalarchives.tw/item/00/42/b2/5a.html

馬褂

 

http://dict.th.gov.tw/term/view/23

馬褂

上面【台灣民俗文物辭典】這個辭條,還是我寫的,看到配圖,太震驚了!

趕快在以下附圖說明:

團花馬褂

▲ 男子 暗褐色團花馬褂 

 

說到馬褂,要先解釋“褂”:罩於外面的上衣,或稱“外褂”。

明 方以智《通雅‧衣服》:「今吳人謂之衫,北人謂之褂。」。

到了清代,通常指對襟,罩在袍服之外者。

徐珂《清稗類鈔》:「褂,外衣也。禮服之加于袍外者,謂之外褂,男女皆同此名稱,惟制式不同耳。」。

男子外褂有長至膝的「長褂」,如「補褂」;長僅至腰部的短褂,如「馬褂」。

女子外褂,在領口、前襟、袖口都有華麗的刺繡緄邊緣飾,主要做為禮服之用。

 

男外掛  

▲ 男外褂 - 五品文官補褂

 

 女外掛  

 ▲ 女外褂

 

 男短褂  

 ▲ 馬褂      

男子外褂,衣短齊臍,又稱“短褂”。兩袖平直,袖口不加箭袖。有對襟、大襟、缺襟三種形制。馬褂之名始於清初,因衣短便於騎馬,故名。原為營兵穿著,康熙後期,富家子弟愛好新奇穿著馬褂。到了雍正時期,馬褂日益普行,外出會客時也不更換他服。而清廷更以黃馬褂做為壯麗儀衛和榮寵功勳的服飾。後來一般富紳百姓以馬褂作為了禮服,罩於長袍之外。對襟馬褂多當作禮服,大襟馬褂多當便服,缺襟又稱琵琶襟馬褂,多作為行裝。

朝結束之後,冠服制度多所廢除,惟馬褂的形制一直保存。而國民政府更明訂為國民禮服,民國十八年四月十六日,國民政府公佈服制條例,第一章 禮服 第一條 男子禮服(1)褂:齊領、對襟,長至腹;袖長至手脈,左右及後下端開。質用絲、麻、棉、毛織品,色黑,鈕扣五。

清末和日治前期,台灣男子普遍以長袍馬褂為禮服,馬褂為圓領口或立領〈隨流行有高有低〉,袖子或寬或窄,有單、有夾、有內襯毛裘的,由於多做為禮服,所以面料以絲綢為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