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服飾物語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服飾物語 之三    紈褲子弟

 

       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,就可瞭解服飾和我們生活的密切性,即使有些服飾現今不再流行,也已不再穿用,但它們卻一直保留在語言當中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紈是一種白色細絹,質地細緻,富有光澤。在上衣下裳的中國傳統服飾中,長褲是穿在下裳裡面。即使後來男子不穿似裙的下裳,長衫長袍的長度也都過膝。因此基本上褲子只露出褲腿部分或是更少。所以一般做褲子,不用太好的布料。用紈這種高級昂貴的絲織品來做褲子,只有有錢人家的子弟。因此以「紈褲子弟」指稱這些不切實際、不知人間疾苦的富家子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裡簡述傳統褲子的發展,據文獻來看最早褲子的形式應是祇有兩條褲管,稱「脛衣」,穿時套在脛上,也就是小腿上。約在戰國以後,褲子的形式有了改進。即褲管沿伸到大腿,加上褲襠,襠不縫合,為「開襠褲」。而後有合襠之褲,或稱為滿檔褲。總之褲子的變化與外裳的變化息息相關,褲襠縫合之後,即可不著外裙,而只穿著褲裝外出。不過受到傳統習慣的影響,上層社會的人很少這樣的裝束,歷代祇有需要勞動工作或軍人及地位低下的奴僕,才做褲裝打扮。到清代以後穿開襠褲漸少,但開襠褲的形式仍存在孩童服飾中,因為如廁比較方便。一般百姓工作時,仍是以褲裝較為方便,到了清末整個社會也漸漸流行褲裝。

開襠褲-前 

▲ 開襠褲-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開襠褲-後  

▲ 開襠褲-後

 

套褲-1   

▲ 套褲-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套褲-2  

▲ 套褲-2

 

套褲--顧名思義,是套在褲子的外頭,冬天冷的時候,在外褲外再加一條褲子,其實就是穿兩條褲子的意思。但以前的布料,沒有伸縮性,穿褲子時褲腰頭要折起,再綁上腰帶。如果綁上兩條褲腰,就太臃腫了。因此套褲,就沒有褲腰,或沒有褲襠,直接綁在裡面褲子的褲腰上。因為套褲是為了保暖用,所以多為夾褲(雙層的),或是夾有棉絮的棉褲。

 

水藍色大襠褲  

大襠褲

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服飾物語 之二   紳士、仕紳

 

 

   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,就可瞭解服飾和我們生活的密切性,即使有些服飾現今不再流行,也已不再穿用,但它們卻一直保留在語言當中

 

 

紳士,仕紳

 

        風度翩翩的男子,我們稱作「紳士」;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,為鄉里「仕紳」。「紳」是指什麼呢?由字面上來看,紳從「糸」字旁,為絲織品;「申」形似打結的帶子。「紳」是指繫在腰間的帶子。

 

在中國的傳統服飾制度中,凡禮衣必束帶,若不束帶則表示衣冠不整,是很不禮貌的。在論語鄉黨篇:「疾。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」這裡是說孔子生病了,君王來看望,因病臥在床不能起身,但仍將朝服放在身上並且加上紳帶,才算完整的禮服。此外在論語中有還提到,子張問孔子行的道理,並將孔子的教悔記在紳帶上。論語衛靈公:「子張問行。子曰:『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行矣。...』,子張書諸紳。」紳為束腰的大帶,因是絲織品,打結後垂其餘為飾。子張在匆忙中,寫在垂下的腰帶上。

 

傳統服裝的腰帶分為革帶與絲帶。絲帶又稱大帶,在先秦以前對於腰帶的使用作為一種服裝制度,有嚴格的規定。上自天子,下至士庶,等級都有所差別。禮記玉藻篇中對於絲帶的顏色、裝飾,甚至帶子打結後下垂部分的長短尺寸都有詳細的記載。

 

搢紳是指有官職的人。原來官吏記事,用一種手板,稱做笏,不用時就插在腰間的紳帶;搢是插的意思。後來有官職退歸故里的人,也稱「搢紳之仕」或是鄉紳。都表示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人。

 

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服飾物語 之一   巾幗英雄

 

   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,就可瞭解服飾和我們生活的密切性,即使有些服飾現今不再流行,也已不再穿用,但它們卻一直保留在語言當中

 

巾幗英雄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們以「巾幗」作為女性的代稱,如巾幗英雄、巾幗不讓鬚眉,表示女英雄、女性不讓男性專美於前的意思。那麼巾幗的原意是甚麼呢?查一般的中文字典,解釋為婦女的首飾,而首飾種類繁多,如:簪、釵、步搖、假髻等,到底巾幗是指何物?

 

        髮髻是中國古代婦女最常用的一種髮式。自古以來女性以髮多為美,又長又多的頭髮,便於梳髻。而對於頭髮稀少或年老髮禿的婦女,只好在髮間攙上一些假髮,以使自己的髮髻能梳成當時流行的標準。若在盛行高髻的時代,假髮的使用更為普遍。假髮可以用人髮製成,也可以黑色絲絨品代替。有些高聳的髮型,更需要在頭髮內襯撐架,填充些其它物品使髮髻隆起。

巾幗可說是婦女的一種假髻,不過與一般以原髮增加一些假髮編成的髮髻不同,它是以金屬做框架,外面裱上黑色繒帛,再編以假髮,製成巾帷狀的髮飾。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,再綰以簪釵。嚴格說起來有點像頂小帽子。

 

      《後漢書、輿服志》:「太皇太后、皇太后入廟,剪氂簂,簪珥、步搖。」「簂」又可作「幗」。漢劉熙釋名中解釋:「簂,恢也,恢廓覆髮上也。」可瞭解漢代在祭祀的大典禮上,太皇太后、皇太后的髮型,是規定要戴上「巾幗」似的假髮。《三國志、魏志》記載,諸葛亮出斜谷,屢次向司馬懿挑戰,司馬懿避而不出,諸葛亮便派人送「巾幗婦人之飾」給司馬懿。藉以激怒司馬懿,嘲諷他膽小如婦人,不是男子漢大丈夫。可見在漢、魏晉時代,巾幗是很流行的婦女飾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頂假髮,據同時出土的竹簡上記錄,是名為「副」

的假髮。早在《周禮》一書記載王后的首服有副、編、次等假髮。假髻的名目繁多,歷代名稱式樣多

有不同。在明代婦女就有一種叫「髮鼓」的襯髮飾物,曾有出土實物,是由銀絲編成,半圓球型襯在

髮髻內,飾物的四周還留有插簪的小孔,外覆上頭髮,插有銀簪數個。文獻指出這髮鼓在漢代稱簂,

即是巾幗。

 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巾幗的具體式樣,目前還沒看到實物。只能從圖像中去推測瞭解。在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的一件舞俑,頭上戴著一個特大的髮髻,髻上插有髮簪,花飾,在髮髻底部有一道明顯的圓箍,可知是除原髮外戴上去的假髻,有的書上說這就是巾幗,有的研究者持保留的態度,稱此為一種花冠。另外在遼寧省發現的漢墓壁畫,畫中有一貴族婦女,穿雲紋繡衣,頭上所戴的飾物應為巾幗(圖)。

 

 

漢墓壁畫_巾幗  

   

 

在《後漢書、東平憲王蒼傳》有「今送光烈皇后假紒(髻)、帛巾各一。」可見戴上假髻後還要裹上巾帛,巾、幗是不可分的飾物。梳高髻實在太麻煩,乾脆製成「巾幗」往頭上一戴,省時省事。清代滿族婦女流行的兩把頭或大拉翅(我們現在看京劇中婦女戴著高如牌樓的帽子),原先也只是以真髮襯上髮架梳成,俗稱架子頭。咸豐以後,髮髻不斷擴大,後來也索性製成似帽子的飾物。戴時只要套在頭上,再加上一些絹做的花朵就可以了。

   

 

    三千煩惱絲,女性永遠為著髮型的式樣煩惱,自從中國婦女也跟著西方的時尚,流行剪髮、燙髮,省去梳髻的麻煩。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,也許戴假髮的風潮又起,不久的將來,滿街的女性頭上都頂著似小寶塔的假髮,大家都來當「巾幗」英雄。

 

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