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服飾物語 之一   巾幗英雄

 

   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,就可瞭解服飾和我們生活的密切性,即使有些服飾現今不再流行,也已不再穿用,但它們卻一直保留在語言當中

 

巾幗英雄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們以「巾幗」作為女性的代稱,如巾幗英雄、巾幗不讓鬚眉,表示女英雄、女性不讓男性專美於前的意思。那麼巾幗的原意是甚麼呢?查一般的中文字典,解釋為婦女的首飾,而首飾種類繁多,如:簪、釵、步搖、假髻等,到底巾幗是指何物?

 

        髮髻是中國古代婦女最常用的一種髮式。自古以來女性以髮多為美,又長又多的頭髮,便於梳髻。而對於頭髮稀少或年老髮禿的婦女,只好在髮間攙上一些假髮,以使自己的髮髻能梳成當時流行的標準。若在盛行高髻的時代,假髮的使用更為普遍。假髮可以用人髮製成,也可以黑色絲絨品代替。有些高聳的髮型,更需要在頭髮內襯撐架,填充些其它物品使髮髻隆起。

巾幗可說是婦女的一種假髻,不過與一般以原髮增加一些假髮編成的髮髻不同,它是以金屬做框架,外面裱上黑色繒帛,再編以假髮,製成巾帷狀的髮飾。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,再綰以簪釵。嚴格說起來有點像頂小帽子。

 

      《後漢書、輿服志》:「太皇太后、皇太后入廟,剪氂簂,簪珥、步搖。」「簂」又可作「幗」。漢劉熙釋名中解釋:「簂,恢也,恢廓覆髮上也。」可瞭解漢代在祭祀的大典禮上,太皇太后、皇太后的髮型,是規定要戴上「巾幗」似的假髮。《三國志、魏志》記載,諸葛亮出斜谷,屢次向司馬懿挑戰,司馬懿避而不出,諸葛亮便派人送「巾幗婦人之飾」給司馬懿。藉以激怒司馬懿,嘲諷他膽小如婦人,不是男子漢大丈夫。可見在漢、魏晉時代,巾幗是很流行的婦女飾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頂假髮,據同時出土的竹簡上記錄,是名為「副」

的假髮。早在《周禮》一書記載王后的首服有副、編、次等假髮。假髻的名目繁多,歷代名稱式樣多

有不同。在明代婦女就有一種叫「髮鼓」的襯髮飾物,曾有出土實物,是由銀絲編成,半圓球型襯在

髮髻內,飾物的四周還留有插簪的小孔,外覆上頭髮,插有銀簪數個。文獻指出這髮鼓在漢代稱簂,

即是巾幗。

 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巾幗的具體式樣,目前還沒看到實物。只能從圖像中去推測瞭解。在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的一件舞俑,頭上戴著一個特大的髮髻,髻上插有髮簪,花飾,在髮髻底部有一道明顯的圓箍,可知是除原髮外戴上去的假髻,有的書上說這就是巾幗,有的研究者持保留的態度,稱此為一種花冠。另外在遼寧省發現的漢墓壁畫,畫中有一貴族婦女,穿雲紋繡衣,頭上所戴的飾物應為巾幗(圖)。

 

 

漢墓壁畫_巾幗  

   

 

在《後漢書、東平憲王蒼傳》有「今送光烈皇后假紒(髻)、帛巾各一。」可見戴上假髻後還要裹上巾帛,巾、幗是不可分的飾物。梳高髻實在太麻煩,乾脆製成「巾幗」往頭上一戴,省時省事。清代滿族婦女流行的兩把頭或大拉翅(我們現在看京劇中婦女戴著高如牌樓的帽子),原先也只是以真髮襯上髮架梳成,俗稱架子頭。咸豐以後,髮髻不斷擴大,後來也索性製成似帽子的飾物。戴時只要套在頭上,再加上一些絹做的花朵就可以了。

   

 

    三千煩惱絲,女性永遠為著髮型的式樣煩惱,自從中國婦女也跟著西方的時尚,流行剪髮、燙髮,省去梳髻的麻煩。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,也許戴假髮的風潮又起,不久的將來,滿街的女性頭上都頂著似小寶塔的假髮,大家都來當「巾幗」英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