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正名而已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為公雞爭鳴(正名)

鴟鴞帽?公雞帽?

 

     童帽,在台灣早期傳統服飾的現存收藏品中,數量不少。除了刺繡精美,樂於被保留收藏外,因為蘊含著長輩對幼兒的祝福,在許多傳統服飾都已愈趨簡單或日化、西化的時期,童帽仍然常見於幼兒的衣飾中,我們從一些老照片中,可見到大人的服飾已現代化了,幼兒頭頂上仍然戴有傳統的刺繡童帽。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在各式各樣的童帽當中,有一類型的童帽被稱為“鴟鴞帽”(圖一)。多年前撰寫《台灣早期服飾圖錄》一書時,參考了幾位前輩寫的書,也將此種類型的童帽稱作“鴟鴞帽”。當時因為書中涵蓋的資料太多,童帽僅是一小部分,並未仔細查考。這幾年在整理資料中,看見許多童帽上面有所謂“鴟鴞”的,絕大部分都有雞冠,分明就是公雞頭。而且在其它物品上的刺繡,也有這種造型的“鳥頭”出現,讓我不禁懷疑“鴟鴞帽”名稱的正確性。

 

2200     

 (圖一) 這頂童帽是北投文物館的精品收藏之一,距今約100年了,繡線仍然光亮如新。這種形式的帽子,多年來一直被稱為“鴟鴞帽”,但實在是不正確的,雖然乍看之下,這對鳥頭,沒有雞冠。但是很清楚可看得出,鳥頭的頸部有五彩的羽毛,旁邊有隻小公雞,正中間有朵大牡丹,代表著(公鳴)功名富貴的意思。應該是一對大公雞頭。   

 

        首先,鴟鴞是什麼?查考鳥類分類:鴟鴞科(學名Strigidae),是鴞形目中的一科,包括近200種,面圓貌似貓臉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貓頭鷹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《詩經》有四個地方提到鴟或鴞分別是:

〈國風·豳風·鴟鴞 〉:「鴟鴞鴟鴞!既取我子,無毁我室。恩斯勤斯,鬻子之閔斯。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今女下民,或敢侮予。…………」

【註釋】:鴟鴞(癡蕭chī xiāo):鳥名,即鴟鵂(休xiū),或鵂鶹(留liū),今俗名貓頭鷹。

【今譯】:「貓頭鷹你這惡鳥,已經奪走了我的雛子,再不能毁去我的窩巢。我含辛茹苦,早已爲養育雛子病了!我趁着天未陰雨,啄取那桑皮桑根,將窗扇門戶縛緊。現在你們樹下的人,還有誰敢將我欺凌!…………」

 

〈國風·陳風·墓門〉:「……墓門有梅,有鴞萃止。夫也不良,歌以訊之。訊予不顧,顛倒思予。」【今譯】:「…………墓門前顆梅樹,貓頭鷹聚集在樹上。此人素有不良,我以詩歌加以勸告。我的勸告不被採納,到了顛覆敗亡時再想到我的話,已經太遲了。」

 

大雅·盪之什·瞻卬〉:「…………懿厥哲婦,爲梟爲鴟。婦有長舌,維厲之階。亂匪降自天,生自婦人。匪教匪誨,時維婦寺。」

【註釋】:梟(肖xiāo)、鴟(吃chī):《鄭箋》:懿,有所傷痛之聲也。……鴟,惡聲之鳥,喻褒姒之言無善。

 【今譯】:「…………可恨此婦太聰明,變成梟鴟發惡聲。女人多嘴舌頭長,禍亂都由她造成。禍亂不是從天降,大都由於婦人生。王行暴政無人教,就因愛把婦人聽。」

 

〈頌·魯頌·泮水〉:「…………翩彼飛鴞,集於泮林。食我桑黮,懷我好音。憬彼淮夷,來獻其琛。元龜象齒,大賂南金。」

【註釋】:鴞(蕭xiāo):《毛傳》:翩,飛貌。鴞,惡聲之鳥也。

【今譯】:「…………翩翩而飛貓頭鷹,泮水邊上棲樹林。吃了我們的桑椹,回報我們好聲音。覺悟過來那淮夷,前來貢獻多珍品。内有巨龜和象牙,内有美玉和黄金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由以上可看出,都將鴟鴞描述成惡鳥。而貓頭鷹的鳴聲,大部分單調而粗啞,不甚好聽。有句成語「鴟鴞弄舌 」:【釋義】:鴟鴞:貓頭鷹一類的鳥,比喻小人。鴟鴞賣弄口舌。比喻小人撥弄是非,得以逞強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因此,不大可能用貓頭鷹來作為童帽的裝飾。傳統的刺繡圖文中也不見貓頭鷹的身影。或論,鴟和鴞是兩種鳥。在顏重威先生所著的《詩經裡的鳥類》第41,42頁,有詳細的說明特別摘錄如下:

鴞,《本草綱目》【釋名】「梟鴟、土梟、山鴞、雞鴞、鵩、訓狐、流離、魂。」李時珍曰:「鴟與鴞二物也。周公合而詠之,後人遂以鴟鴞為一物,誤矣。」李時珍又曰:「鴞、鵩、鵂、鶹、梟,皆惡鳥也,說者往往混註……今通攷據,并咨詢野人,則鴞、梟、鵩、訓狐,一物也。鵂鶹,一物也。」依據李時珍的註解,鴟是日出性的猛禽,如鷹鷲類,而且有好幾種;鴞是夜出性的猛禽,如貓頭鷹類,同樣也有好幾種

4詩所提到的鴟鴞或鴞,均沒有形態的描寫,無法推測所指是什麼鳥,只知道是鷹鷲類或貓頭鷹類而已。中國隼形目(即鷹鷲類)鳥類有59種,其中鷲、海鵰、鷹、鵟、鷂、隼等,無論體型、大小、棲息地和習性都各不相同,但都具有銳眼、鉤嘴,利爪、善飛、掠奪動物等特性。中國鴞形目(即貓頭鷹類)有29種,各種之間的體型、大小、棲息地和習性差別很大。就體型而言,有的頭頂兩側長有耳羽如長耳鴞(Asio otus),有的沒有長耳羽如鷹鴞(Ninox scutulata);最大者如鵰鴞(Bubo bubo),體長80公分,最小者如領鵂鶹(Glaucidium brodiei)體長僅16公分;有的棲息於森林,有的生活於草原;雖然大部分是夜出性,但也有少數在白天活動。牠們的視覺銳利,聽覺靈敏,飛行時身上不發出任何響聲,以利於捕殺鼠、鳥、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為食。體色以褐色系為主,都沒有亮麗的彩色配置,外觀不甚討人喜歡,在夜間的鳴聲多數都單調而不悅耳,有的且甚有恐嚇之聲勢,所以被古代人誤為惡鳥。

 

不過在台語中鴟鴞,讀音bā-hio̍h將鴟鴞解釋為老鷹。

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:http://twblg.dict.edu.tw/holodict_new/

詞目

鴟鴞    0459

音讀

bā-hio̍h 

釋義

老鷹。禽鳥類。全身呈褐色,尾形像魚尾,翼大擅於飛翔,嘴形鉤曲,眼睛非常銳利,趾有銳利的爪,嘴腳皆強勁有力。捕食魚類、青蛙、蛇類、鳥類等。

 

各地區不同的發音:

華語詞目

老鷹

鹿港偏泉腔

鴟鴞 ba̍h-hio̍h

三峽偏泉腔

鴟鴞 ba̍h-hiō

臺北偏泉腔

鴟鴞 ba̍h-hio̍h

宜蘭偏漳腔

鴟鴞    lāi-hiō

臺南混合腔 

鴟鴞    lāi-hio̍rh

高雄混合腔

鴟鴞 na̍h-hio̍rh

金門偏泉腔

覓雞鷹 buā-kue-ing, 鴟鴞 muā-hio̍h

馬公偏泉腔

鴟鴞 muā-hio̍h

新竹偏泉腔

鷹仔虎 ing-á-hóo, 鴟鴞 lā-hio̍h, 鳶 thong51-bi11

臺中偏漳腔

鴟鴞 lā-hio̍h; nā-hio̍h

 

另外有一首台語兒歌《鴟鴞撲撲飛》,可上Youtube 聽聽看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JCIvjhKv0A&list=PL621268B7C70D2DE1&index=4

 

        不知道是否因為台語有些詞語,找不到適當的漢字。在書寫記錄時,採用了鴟鴞這兩個字。我不是鳥類學家,也不是語言學家。鴟鴞是貓頭鷹還是老鷹?這留給學者專家去研究。

 

現在還是回到童帽本身,我們看圖說話。見(圖二---圖七)

 

 2222a  2222  

 (圖二)台中東勢客家的童帽。帽子前面兩端的鳥頭,上面有紅色的雞冠

   (左側有些脫落),很明顯是對公雞,兩側下端綴有公雞的結飾,帽頂及後面

     有荷花(蓮花)的繡片裝飾,後頸部連綴有兩條小劍帶,極其華麗。 

 

 2203  

(圖三)結合了文士帽及五佛冠再加上一對公雞頭的童帽。

 

  image001   

 (圖四)這是我兒兩歲半的時候,為了文物館童衣特展時拍的廣告。頭上戴的正是圖一的

    帽子,這類的帽子尺寸一般都比較大,圖一到圖三這三頂帽子,起碼要兩三歲以上的

   小孩才能戴。

 

 2262  

(圖五)這頂北部客家的童帽,雞頭上沒有雞冠。不過正中間

    仍是繡有一對公雞和牡丹花。這種造型的帽子,更像戲曲裡小生的帽子。

 

  Rooster Hat copy   

(圖六)六堆客家的“雞公帽”

 

 

2240  

(圖七)風帽上兩側繡有雞頭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帽子前面兩側上揚的“鳥頭”,實際上應該是公雞頭(見後述)。之所以被誤名為鴟鴞帽,是因為在早期台灣傳統禮俗中,嬰兒滿月時,有喊鴟鴞(老鷹)爲嬰兒祈福的儀式

〈滿月喊鴟鴞〉

lai7hioh8 pue1 ciunn7suann1, gin2a2 khuai3 co3kuann1.

鴟鴞飛上山,  囡仔快做官;

lai7hioh8 pue1 kuan5x, gin2a2 tiong3ciong7guan5.

鴟鴞飛峘峘,  囡仔中狀元;

lai7hioh8 pue1ke7x, gin2a2 khuai3 co3pe7.

鴟鴞飛下下,  囡仔快做父。

洪惟仁《台灣禮俗語典》(一九八六:二四~二五)

        滿月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胎髮,剃好髮之後,由祖母或尊長抱嬰兒到門外,繞行房子一周,一邊走一邊用雞棰(趕雞的竹竿)敲地,對著空中喊鴟鴞(老鷹)。傳統農村養雞,老鷹常來抓小雞,人們都用雞棰敲地,一方面趕雞,另一方面也趕走老鷹,保護小雞。當喊鴟鴞時,要邊敲邊喊:
「鴟鴞飛上山、囡仔快作官, 鴟鴞飛高高、 囡仔中狀元, 鴟鴞飛低低、 囡仔快作父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小孩滿月時,外家都會備有從頭到腳的帽鞋衣衫給幼兒,稱作「做頭尾」。所以有人就把帽子上的雞頭附會成鴟鴞(老鷹)頭了。

 

我之所以存疑,認為是公雞頭的理由,有下面幾點:

 

一、滿月喊鴟鴞(老鷹),這首歌謠。可說是期盼孩子如鷹展翅上飛,鵬程萬里。但有這個歌謠並不代表帽子上的鳥頭就是老鷹。而且滿月時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所戴的帽子,帽型如碗,比較小巧柔軟。現存實物的“鴟鴞帽”(應正名為“公雞”或“雞公帽”),幾乎尺寸都比較大,而且許多附有飄帶結飾或是後面加有布片,可掩後頸,做成風帽的形式,適合比較大的孩子戴。滿月的嬰兒,脖子都還沒有硬挺,戴這種帽子並不方便。

 

、在農業社會的時代,雞和人們的生活是很親近的。公雞早晨啼叫,母雞下蛋,雞會啄小蟲。自古雞有代表光明的象徵。雞又與吉同音,民俗畫中有小孩抱著大公雞,象徵新春大吉。公雞和雞冠花在一起有(冠)官上加官(冠)的寓意。和牡丹花在一起有富貴大吉或是(公鳴)功名富貴的意思。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,稱它為『五德之禽』,《韓詩外傳》說,它頭上有冠,是文德;足後有距能鬥,是武德;敵前敢拼,是勇德;有食物招呼同類,是仁德;守夜不失時,天明報曉,是信德。民間更將雞視為吉祥物,說它可以避邪,還可以吃掉各種毒蟲,為人類除害。公雞在民間刺繡上面是常見的圖案。

 

"無獨有偶",這種公雞頭的圖案,不是只有在童帽上,也同時在其它的繡件上台灣民間的雲肩、劍帶、肚兜等,也常見這成對公雞頭,有的雖然沒有加上雞冠,但還是很明顯的看出是雞頭,而不是老鷹。最常見的形式,就是和如意雲頭結合,利用雲頭紋尾端的弧度,變成公雞頭,有(公鳴)「功名如意」的寓意。

   4011    

 (圖八)這件雲肩在如意雲頭紋的兩端,都加上了眼睛,有的還繡上雞冠。有(公鳴)「功名如意」的寓意。

 

四、不知道民間台語有稱鴟鴞帽(bā-hio̍h)的嗎?(不能以國語發音,否則就成了貓頭鷹帽了)。在民間或許對童帽,沒有確切的名稱。不過根據友人陳達明在收藏文物的過程中,確實聽見客家人稱“雞公帽”(雞公就是公雞)。以此稱呼較為貼切。而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網站上,有記錄為“雞公髻帽”。

http://archives.hakka.gov.tw/frontsite/archive/archiveInfoDetailAction.do;jsessionid=1CFF325162E5E3189418230FB755ADA2?method=doViewArchiveInfoDetail&caseId=SEYwOTA4MDAwMDY5&version=MQ==&assetsClassifyId=Ni4x

 

        追溯“鴟鴞帽”這個名稱,在1978年出版的《台灣早期民藝》,書中提到這種小孩常戴的帽子兩邊上揚的鳥頭,可能代表鴟鴞(鳶),因為〈喊鴟鴞(老鷹)〉這首歌謠的緣故,但並未使用“鴟鴞帽”這一名稱。而“鴟鴞帽”這一名詞,初見於1989年出版的《清代台灣民間刺繡》,爾後1992年的《台灣童帽藝術》也採用了這個名稱。都是因為將喊鴟鴞(老鷹)這首童謠附會成帽子的名稱,這也是我當初順理成章在我的書上《台灣早期服飾圖錄》採用了這個名稱。(希望能藉本文更正)。當然在整理記錄時,為了分類論述,將這些文物冠上名稱是無可厚非,但是書中所謂的“鴟鴞帽”,百分之九十是有雞冠的公雞。沒有雞冠也並不代表是老鷹。為什麼硬是要稱為鴟鴞(老鷹)帽呢?這些民俗文物,如果沒有確實的俗稱,也應以通稱記錄。例如可以記錄成:童帽--上面有公雞頭紋飾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有關台灣民俗文物尤其是童帽的專書不多,大家就採用了這個名稱。可是帽子上既不是貓頭鷹也不是老鷹。而為了配合這個名稱不得不解釋帽上的雞冠,在台灣文獻館的電子報鴟鴞帽〉一文中,http://www.th.gov.tw/epaper/view2.php?ID=29&AID=47,最後寫道:鴟鴞帽後來也出現公的造型,除了冠帽上的公紋樣,連兩端鴟鴞也變成頂著紅色肉冠的公造型。鮮紅的帽冠,喜氣洋洋,也隱涵「冠上加冠」之含意

本來就是公雞,並沒有後來變成公雞了呀?

 

        有的博物館在登錄命名時,根據了之前的出版品,將此類童帽都記錄成鴟鴞帽鴟鴞帽或許比較文雅好聽,但名不正言不順。鴟鴞在中文國語的意思是貓頭鷹。因此以鴟鴞帽命名,英文翻譯就成了Owl Hat ”,變成貓頭鷹帽了。這在『典藏台灣』的數位典藏網站出現了許多這樣的英文翻譯http://catalog.digitalarchives.tw/item/00/32/a1/cc.html

 

        這種公雞帽的造型其實比較接近戲曲中小生的帽子,更像公子帽或相公帽。只是台灣民間將其兩角加上了眼睛、雞冠,變成公雞頭。祈望孩子將來「官(冠)上加官(冠)」,「功名(公鳴)富貴」。民間童帽的造型,形形色色,變化萬千。有些自成一類的造型,如虎(頭)帽、狗頭帽、瓜皮小帽、風帽……,有些複合了多種形式,絕大多數,來自婦女的巧思設計。如果民間有慣用的俗名,就應以這個俗名稱之。總之:這種造型的帽子,稱為“鴟鴞帽”實在是不妥,如前所述,不管是貓頭鷹或是老鷹,在民間是不受歡迎的惡鳥。而且羽毛都是褐色灰暗,沒有亮麗的色彩,外觀不討喜。而且老鷹會掠奪家中飼養的小雞,在民間刺繡圖案上似乎不見這兩種鳥兒的身影。反觀公雞在民間是十分受歡迎的家禽。或許太普通了,反而忘了它。在這裡希望為公雞爭鳴,恢復“公雞帽”或以台語或客語發音的“雞公帽”為稱呼。下回再介紹其它不同類型的童帽,上面也常見有美麗公雞的圖案。

 

 2260  

(圖九)這頂六堆客家的童帽,你看到了一定會稱它“公雞帽”

 

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y 02 Fri 2014 14:05
  • 馬褂

  正名而已之一  馬褂

        在這網路資訊時代,查詢資料比以前方便太多了。許多單位也將大量的資料放在網上,所謂“數位化”,真是嘉惠遠方的我們。但整理這些龐大的資料,需要花很多時間與人力。不知是因為專案計劃,急著結案?還是沒有嚴謹的審核機制?無意間就看到許多圖不對文的地方。這只是我自認為比較瞭解的服飾部分。有試著聯絡有關單位,但沒下文?就只好藉著我這小小的“衣想世界”伸張一下。

 

請先看這兩個Link,所用的圖片都錯用了琵琶襟(缺襟)的背心,而不是馬褂。

http://catalog.digitalarchives.tw/item/00/42/b2/5a.html

馬褂

 

http://dict.th.gov.tw/term/view/23

馬褂

上面【台灣民俗文物辭典】這個辭條,還是我寫的,看到配圖,太震驚了!

趕快在以下附圖說明:

團花馬褂

▲ 男子 暗褐色團花馬褂 

 

說到馬褂,要先解釋“褂”:罩於外面的上衣,或稱“外褂”。

明 方以智《通雅‧衣服》:「今吳人謂之衫,北人謂之褂。」。

到了清代,通常指對襟,罩在袍服之外者。

徐珂《清稗類鈔》:「褂,外衣也。禮服之加于袍外者,謂之外褂,男女皆同此名稱,惟制式不同耳。」。

男子外褂有長至膝的「長褂」,如「補褂」;長僅至腰部的短褂,如「馬褂」。

女子外褂,在領口、前襟、袖口都有華麗的刺繡緄邊緣飾,主要做為禮服之用。

 

男外掛  

▲ 男外褂 - 五品文官補褂

 

 女外掛  

 ▲ 女外褂

 

 男短褂  

 ▲ 馬褂      

男子外褂,衣短齊臍,又稱“短褂”。兩袖平直,袖口不加箭袖。有對襟、大襟、缺襟三種形制。馬褂之名始於清初,因衣短便於騎馬,故名。原為營兵穿著,康熙後期,富家子弟愛好新奇穿著馬褂。到了雍正時期,馬褂日益普行,外出會客時也不更換他服。而清廷更以黃馬褂做為壯麗儀衛和榮寵功勳的服飾。後來一般富紳百姓以馬褂作為了禮服,罩於長袍之外。對襟馬褂多當作禮服,大襟馬褂多當便服,缺襟又稱琵琶襟馬褂,多作為行裝。

朝結束之後,冠服制度多所廢除,惟馬褂的形制一直保存。而國民政府更明訂為國民禮服,民國十八年四月十六日,國民政府公佈服制條例,第一章 禮服 第一條 男子禮服(1)褂:齊領、對襟,長至腹;袖長至手脈,左右及後下端開。質用絲、麻、棉、毛織品,色黑,鈕扣五。

清末和日治前期,台灣男子普遍以長袍馬褂為禮服,馬褂為圓領口或立領〈隨流行有高有低〉,袖子或寬或窄,有單、有夾、有內襯毛裘的,由於多做為禮服,所以面料以絲綢為主。

本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